时间:2023-02-14 19:51:55 | 浏览:1764
买东西送赠品是很多商家的销售套路,抓住了消费者喜欢占便宜的心理。买车也一样,有时候“砍”车价侃到“尬聊”状态时,车商会提出送汽车配件或精品来代替部分车价“让利”。别着急高兴,车商虽然说送的是“原厂配件”“高端精品”,但也会向你强调赠品是不在“三包”范围之内的,意思是出了问题,概不负责!如果这些赠品出现问题该怎么办呢?律师提醒:赠品与所售商品享有同等权益。
3·15 聚焦
案例 1
“原厂”导航≠出厂匹配的导航
「车主说法」
张先生于2016年年中在黄石路看中一辆奇瑞瑞虎5 SUV,因为所选的不是高配车型,下订时他听销售顾问介绍,“以2888元的优惠价加装原厂导航影音系统,就可以抵5000元的车价”。首次买车的张先生,默认为车商推荐的“原厂导航”就是整车出厂所匹配的车载导航影音系统,抱着不能错过的心理签了合同。提车后四个月他发现,每次启动发动机时,原厂车载导航影音系统时不时发出杂音;每次倒车时影像会间断性的黑屏。向经销商反映了两次都说是系统升级问题,产品有问题也不能更换,且升级需要另收费用,张先生嫌麻烦作罢。今年1月份,张先生打算处理这辆车,到另一家4S店进行旧车置换新车时,该店评估旧车的工作人员告诉他:这个后来加装的导航并非原车导航,而原车导航稳定性强、连接性高,而且享受三包。
「记者调查」
记者接到投诉就去张先生初次购车的品牌旗下多家4S店查看,记者发现,张先生所购买的那一款SUV虽然已经换了新款,但车商在销售时依然用同样的推销套路。记者暗访获悉,该款SUV原车出厂所匹配的车载互联装置(含导航)为佛山一家大型工厂所造,而销售顾问推销给低配车型加装的“原厂”车载互联影音装置却是东莞另外一家公司所产,并坚称与原车出厂匹配的一致。面对记者询问为何都称原厂件,但却出自不同制造厂的提问,销售顾问的解释是:原厂精品的供应商一般会有两三家,4S均提供质保。
在广州经营一家汽车配件供应店的刘总告诉记者,“原厂”和原车出厂是不同概念,原车匹配出厂的配件是经过原厂出厂的检验和认可,而“原厂配件”大多出现在经销商销售环节,其检验大多为配件制造商进行的,品质和维修也大多由车商负责,得不到整车厂保障。
案例 2
“隐藏式”行车记录仪
不是原厂货
「车主说法」
刚拿驾照一年多的肖小姐,春节前买车时看好了店内一款作为新车“套装”赠送的行车记录仪。当时经销商介绍说:“这种隐藏式的行车记录仪高档美观,同样的款式市场要卖两三千元,车价不能再优惠了,如果接受26.88万元的车价,可以向店总申请送一台。不然就要自掏腰包花1899元购买。”肖小姐经不住诱惑,就没再讲车价买了辆长安马自达cx-8,提车时车商也把行车记录仪装上了。一个月后,肖小姐逛汽车精品店时发现了与自己车上相似的一款叫捷渡的行车记录仪,再一看型号、颜色、款式一模一样,只是厂家不一样,且所展示的行车记录仪更清晰、操作更流畅,价格才999元!肖小姐向该品牌销售顾问咨询得知,行车记录仪市场良莠不齐,市场上有很多山寨机,捷渡是经常被“山寨”的对象之一。肖小姐回家对比之后发现,4S店赠送给自己的也是“山寨机”,按照机器上的联系方式,根本联系不上制造厂家。
「记者调查」
低劣“山寨机”当“贵价”正品机来卖,这一手段虽然差劲,但却是有的不良车商屡试不爽的销售套路。随着汽车事故的增多,行车记录仪是近几年“旺销”的一种汽车精品,也成为车商用来搭售抵扣车价优惠的常用配件。记者在本地市场调查发现,大部分品牌在销售新车时,都可以“挑选”行车记录仪作为“赠送”或“优惠加装”的汽车精品。但行车记录仪的制造商五花八门,如在本地的大众4S店,虽然行车记录仪上贴了品牌logo,号称“原厂”,但做汽配供应的刘总告诉记者,这些大多是低端产品,质量一般。此外,国家对于行车记录仪出厂产品标准的界定还是空白,2003年颁发并实施的GB/T19056-2003《汽车行驶记录仪》也只停留在商用车方面。
案例3
脚垫赠品内藏乾坤
「车主说法」
晓晨于去年11月举行的广州车展上订购了一辆东风标致408,为图省事,选车时她让经销商顺便赠送了些地板脚垫、头部靠枕等小玩意。车商非常爽快地答应了,并承诺“不是那些用几次就扔的劣质脚垫”。提车的时候,晓晨惊喜地发现,车商赠送的果然不是那种劣质透明的胶质脚垫,而是看起来很高档的立体黑色皮革脚垫。然而,新车开了一两个月后,晓晨发现车内总有一股莫名其妙的异味怎么都去除不掉,多次洗车都没用。天冷不开车窗时,气味熏得人头疼。一开始她以为是座椅的皮质问题,后来才发现异味是从脚垫上发出来的。她用从事化工研究的朋友给的仪器测试了一下,车商赠送的脚垫甲醛含量竟然严重超标。晓晨找车商理论要求更换,但车商却拒绝,并表示这是购车赠品不能更换,而且也没写在合同内,他们不能负责任。晓晨最后只能认栽。
「记者调查」
脚垫几乎是每一辆新车都会配的汽车精品,因为价值不高,车商赠送时都很“大方”。记者调查本地车商时发现,几乎每家4S店的精品部都有汽车脚垫的存在,售价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在购买新车的时候,车商也往往将脚垫的价格夸大两三倍,来显示“赠品的价值”。记者留意到,80%车商新车赠送的免费脚垫,在永福路等汽配市场成本只需一二十元左右而已。低价的脚垫,品质难保证,车主晓晨就被劣质脚垫差点危害健康。
高价的也未必“健康”。此前,宁波市场监管部门委托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设计了实验环节对汽车脚垫样品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阻燃特性进行检测,发现在高温或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下,汽车脚垫会挥发甲醛,实验中最高一组的甲醛浓度超限127.3倍,一款售价高达450元的脚垫也严重超标。
案例4
加装真皮座套
被打折扣
「车主说法」
番禺的齐先生春节前精打细算购买了一辆途观,中低配版本。在向车商提出要为全车更换真皮座椅时,销售顾问表示春节前配货已不多,只剩下最后两套,一套红色的4000元,一套黑色的2888元。齐先生犹豫了一下,选了低价的2888元的黑色真皮。经销商很快帮齐先生换装完毕。
过年时,一位做皮革生意的亲戚搭齐先生的车时,对其花了近三千元加装真皮座椅表达了惊讶,告诉他实际上这是仿真皮的,价值500元~800元而已。齐先生节后到汽配市场查看,发现类似皮料的真皮座椅换装不到1000元。
「记者调查」
记者在新车4S店发现,当前用真皮座椅已经是新车的主流趋势,但看起来做工参差不齐。不仅如此,在部分低配型号上,厂家为了省钱使用了织布座椅,也给经销商提供了加装“真皮座椅”的业务项目机会。这些真皮座椅,大多是车商自己的“合作伙伴”,并没有所谓的原厂提供。
刘总告诉记者,汽车座椅的“真皮”并不是真的动物皮这几乎是业内共识,除了一些豪华车外,一般新车座椅的真皮都是人造皮,又叫做皮革。十几万元、二十多万元的汽车很难装有真皮座椅,即便有,也仅仅只是坐垫和靠背的正中央那么一小块,其他部位基本都是仿真皮的。买车的时候,厂家和销售顾问跟你说是“真皮”座椅,千万不要当真。
【律师说法】
赠品与所售商品应享同等权益
“赠品”真可以不讲究质量?也不在“三包”范围吗?非也。记者留意到,当前流通领域的商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有规定:“奖品、赠品等视同销售的商品。”同时,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也规定:“零售商开展促销活动,不得降低促销商品(包括有奖销售的奖品、赠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不得将质量不合格的物品作为奖品、赠品。”
广东康恩律师事务所陈达律师告诉记者,商家在出售商品时,不仅要确保搭售的赠品的品质和质量,而且也不能以“赠品不是商品”“赠品是免费的”等理由逃避责任。商业促销活动名为赠与行为,实质是一种附义务的赠与,即顾客必须先行购买商家指定的商品才会有附带赠品。商家的销售行为与附赠行为不可分割,虽名为免费赠与,但本质仍是商品买卖行为中的一环。所以,商家应对其赠品承担与所出售商品相同的责任。为何赠送“三无”或假冒伪劣产品的商业促销行为仍然大行其道?市消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赠品不包质量”是霸王条款,但当前消费者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大多以为“赠品不算商品”;此外,相对于所购买的商品的价值,“赠品”价值较小,消费者不愿意耗时耗力维权,“反正是送的”的心理让很多消费者选择息事宁人。市工商局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赠品也要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所以商家的赠品有质量问题,消费者可以直接打12315投诉。
【业内观察】
汽车是大件商品,其售价甚至可与楼房价格一比。但在“赠品”的维权上,虽然有法可依,但消费者普遍存在“不能为了追回一只鸡而杀掉一头牛”的心理。赠品虽小,但事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当前不少车商在促销时搭售的赠品,都来源于合作伙伴。所谓赠送并不是真的让利行为,而是联合营销行为,车商亦是有利可图,最终损害的是消费者的利益。基于此,更不能让劣质赠品出现在售车环节。归根到底,还是需要相关部门的主动出击,来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商业促销中的赠与行为加强监管,特别是对赠品的“三无”或假冒伪劣行为进行重点打击。(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莉)
“我6月10日在一家电商平台买了3瓶酱油,当时的价格是21.9元/瓶,但是6月17日晚上,我发现这款酱油的价格降为17.52元/瓶,每瓶降了4.38元。由于在保价期限内,按理说平台应退我13.14元,可平台却不予保价。”今天,北京市朝阳区消
在实体店或者网店购买商品,商家附送赠品,可当你拿到赠品却发现赠品没有标签,是典型的“三无产品”,这样是合法的吗?消费者能否进行索赔?3月15日,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法院公布了一起涉赠品为“三无产品”的买卖合同纠纷。经法院调解,消费者最终获得三倍
来源:读特上周,肯德基推出了泡泡玛特联名款盲盒套餐,吸引不少年轻人涌入KFC大快朵颐,不为美味享受,只为了限量版盲盒玩具。编辑部的马迪也不例外。尽管被腰间赘肉拖累了嚼薯条的乐趣,但马迪并不气馁。他大手一挥,请全编辑部来了一次KFC深夜团建,
图片来源网络今日,省消费者委员会成功调解、处理了一起因赠品质量问题引发的消费纠纷。鉴于目前很多消费者还不了解赠品是否适用“三包规定”,省消委特发布2019年第5号消费提示,提醒我省消费者“赠品虽然免费,但不可免责”。本次发布的消费提示具体内
买手机赠保护套、买奶粉赠小彩碗、买皮鞋赠鞋拔子……现在不管是在实体超市还是电商平台,买东西送赠品已经是被商家广泛应用的套路。都知道是套路,但不是每个商家都能用好。调查发现,有一些商家无视商业道德,用一些属于“三无”或假冒伪劣的小家电作为赠品
昨天是“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不少商家为了提高自己的销售额会推出各种各样的营销手段,例如达到一定数额就满减五六十元或者进行促销打折,也有附送不少赠品。如果在购物过程送的赠品出现问题了,这些赠品可以申请保修或者售后吗?现在就由找法网小编来告诉你
乐居财经讯6月21日消息,江苏省镇江市消协近期陆续接到近20起消费者关于全屋定制家具的投诉,对此,镇江市消协进行了分析点评。其中,兔宝宝因“赠品鱼目混珠”被投诉。据消费者投诉反映,签约“兔宝宝”定制全屋家具,商家承诺赠送一条希尔顿羽绒被,但
“买手机送耳机”“买正品送小样”……作为促销手段之一,商家发放赠品给消费者已经成了常见现象。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购物,为了吸引消费者,“买一赠一”已成为商家促销的“标配”。但为了节省成本,提高利润,商家往往会用一些中看不中用的劣质商品来糊弄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买一送一”是常见的促销手段。然而,赠品质量却参差不齐,有些甚至用不了多久就坏掉。部分商家声称“赠送商品概不退换”“赠送商品不售后”,以此逃避责任,给消费者带来困扰。“买一送一”,名义上是送,实际上是消费者购买所得。针
现在汽车的售价越来越透明,消费者提前在网上查询就能知道哪家4S店的汽车优惠力度最大,价格最便宜。4S店为了提高竞争力,当售价降到最低的时候,可能会给车主送一些有诱惑力的赠品。有些4S店会给车主赠送行车记录仪,有些店会给车主送车膜。这两种赠品
许多店家都尝试过成交赠品,但还是不能成交客户,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今天小编就来告诉你:不掌握以下7个步骤,多少赠品都没用!1、不能过分把赠品摆在第一位不要为了赠送而赠送,赠品是在成交的最后步骤,促使消费者付诸行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很多商家经常
“买手机送耳机”“买正品送小样”……作为促销手段之一,商家经常会发放赠品给消费者。但小小的赠品有时也会带来烦恼,尤其是在网购中。(6月6日《人民日报》)不难发现,日常生活中商家经常会以附送赠品的方式达到“留客”目的,特别是在网购中,买赠已然
3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一)》,主要对网络消费合同权利义务、责任主体认定、直播营销民事责任、外卖餐饮民事责任等方面作出规定,将于3月15日起施行。签收即视为商品质量合格?最高法:格式条款无
今天小编要和你分享的是:赠品的四种化身!正向赠品方案正向赠品是指购买A产品赠送B赠品。接下来通过“B赠品的采购渠道”和“A产品的销售形态”为你讲解正向赠品方案,把普通的赠品发挥出超常的威力,这是我们要达到的目的。赠品的采购渠道B赠品都有哪些